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实习生罗怡君 8月30日,惠东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近年来惠东金融事业的发展情况、金融工作成效和亮点,以及“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重点金融工作计划。
惠东县的金融工作发展稳中向好
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21年上半年,惠东县共有10家银行机构、109个网点(分理处),16家保险机构、102个网点(代理点),2家证券机构,48家“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2000多人。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2021年上半年,惠东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5.62亿元,比年初增加32.16亿元,增长6.39%,增速居全市第三;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3.66亿元,比年初增加42.71亿元,增长10.39%,增速居全市第二;全县的加权平均存贷比为84.70%。其中;全县的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增长较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年初增加14.08亿元,增长48.6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比比年初增加3.58亿元,增长42.42%。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
2020年以来,县金融局会同人行惠东县支行、各职能部门积极引导县内银行机构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全县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累计发放贷款2095笔。其中,企业融资授信1998笔共68.56亿元,已发放贷款41.48亿元;支持企业续贷和展期97笔共6.88亿元,有力支持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冲击。
信贷投放实现高增长,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县委、县政府公布的重点建设项目共65项。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授信金额376.1亿元,已发放贷款金额60亿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00.76亿元,比年初增加7.99亿元,增长8.6%,民营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为22.21%。全县鞋业贷款余额10.35亿元,比年初增加1.25亿元,增长13.73%。
惠东县加大力度引导企业上市上板。目前,惠东县已有1家企业——惠州市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新三板,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在主板挂牌上市,今年3家企业(东进农牧、美新塑木、特创科技)成功向广东证监局提交辅导登记备案,进入上市后备企业增加到16家。
探索实施“金融+”工程
大力实施“金融+乡村振兴”工程。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工作与“三农”工作深度融合。据初步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县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169.73亿元,比年初增加24.06亿元,增长16.52%;农业贷款余额11.04亿元,比年初增加2.1亿元,增长23.49%;农户贷款余额59.82亿元,比年初增加9.75亿元,增长19.47%;农村贷款余额163.54亿元,比年初增加21.94亿元,增长15.49%;各项普惠性涉农贷款余额30.76亿元,比年初增加9.97亿元,增长47.9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37.55个百分点。
大力实施“金融+移动支付”工程。以点带面培养农村居民移动支付使用习惯,不断扩大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使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移动支付用户体验,进一步发挥移动支付服务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县共建成移动支付示范商圈2个、示范点171个,累计完成移动支付商户改造1528户,移动支付受理改造率达100%。
全力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和运行
深入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全面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工作,打击金融领域的违法放贷、违法过桥、暴力催收、现金贷、套路贷、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大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力度。压实各方责任,畅通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配合、形成合力。做好金融市场舆情引导、加强金融法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及时对接省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做到非法集资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积极推进陈案积案、重点案件处置工作,累计化解陈案12件,存量案件处置完结率达80%,5年以上存量案件基本化解。
今后惠东县金融事业的工作方向
在推进发展利用资本市场上再发力。搭建全县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完善上市公司、重点后备上市企业服务体系,加大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统筹力度。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落实县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协作机制,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发展,促进企业继续扎根惠东做大做强。
在提升服务重点项目和实体经济效能上再发力。助力工业经济方面,推动各银行机构支持重大优质项目,特别是重点支持和保障惠州市新材料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和园区建设。助力“三农”发展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信贷支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力争将年度新增贷款的70%以上投向“三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以上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