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以优良的营商“土壤”,才能滋养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根基”,培育出更具竞争力的区域经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年以来,惠城区科工信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把优化企业服务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通过完善工作方案,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做稳做强,形成支持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用政府的“服务指数”赢得企业的“发展指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区共有民营企业114671家,占比全市36.27%,其中1-4月新增6808家,占全市新增33.18%。截至今年3月,全区民营规上工业企业323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7%),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1.46亿元,同比增长14.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完善工作方案,规范企业服务
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是否良好,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认真落实好《惠城区优化营商环境八项重点措施》(“828”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区科工信局定了《企业服务联席会议议事规程》《实行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工作方案》《建立政企面对面对接交流机制工作方案》《搭建企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工作方案》等子方案并开展工作。
区科工信局还制定了《惠城区简化涉企检查的五条工作措施》,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今年初,区科工信局收集区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惠城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以及各镇(街道)的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安排,并做分析整理。目前共收到各部门检查计划3014次,涉及企业2600家,接下来进一步做好跟踪管理。
打造专业队伍,增强服务效能
为统筹协调好企业服务工作,不断充实壮大企业服务队伍,区科工信局完成了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建,公开招聘了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且素质较高,符合企业服务工作需求,能迅速开展工作的人员。重点是通过形成区领导干部、区直单位干部、镇(街道)干部、服务专责机构专员、园区服务人员等组成的企业服务大团队,推动大队伍大服务。
在畅通沟通渠道方面,建立了与企业直接面对面沟通交流机制,主动、靠前服务企业。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组织筹办4场企业服务联席会议,4场政企面对面交流会。
例如响应省市高质量发展工作,于今年1月28日组织召开了企业座谈会,邀请了10多家企业主要负责人,畅谈惠城区营商环境建设,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解决企业诉求问题,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又如今年2月以来,组织开展由区委区政府领导担任首席服务官、共计15个服务团队,对辖区48家“特优保”企业实行“一对一”对接服务,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复工复产等情况,同时向企业宣讲产业人才、企业服务等惠企政策,协调解决企业诉求问题,并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强化服务时效,解决企业诉求
今年1月5日,“惠城企通”服务号正式上线,为广大企业用户提供惠企政策推广、投资落户、融资贷款、厂房租赁、问题诉求等政企服务。截至目前,“惠城企通”公众号已推送惠企政策86条,发布涉企信息134条,有力助推企业发展。日前,还配合区发改局在平台上添加“信用惠州”按钮,实行“信用秒查”功能。
“惠城企通”服务号是区科工信局搭建惠企平台、强化服务时效的生动实践。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企业数据库,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向,快速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扩大企业政策知晓率,促进各项惠企政策应享尽享。
此外,区科工信局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企业诉求。区科工信局依托区企业服务中心统筹做好企业服务日常管理职责,发挥服务“前台”作用,对未解决的诉求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分发转办及整理上报区企业服务联席会研究商议解决,再将解决处理情况及时反馈服务企业。截至目前,已协调召开区企业服务联席会议4次,实现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记者】卢慧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以上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