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信用卡及个人信用贷款执行案件快速增长,症结何在?如何执源治理?

为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效,做深做实执源治理,10月27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2023年信...

信用卡及个人信用贷款执行案件快速增长,症结何在?如何执源治理?


为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效,做深做实执源治理,10月27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2023年信用卡及个人信用贷款纠纷案件执行情况(以下简称白皮书),并发布上海法院十大能动执行典型案例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黄祥青、执行局局长钟明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法治宣传处(新闻中心)副处长张海鹃主持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奋力推进上海法院工作现代化系列发布会第23场


信用卡及个人信用贷款执行案件快速增长,症结何在?如何执源治理?


信用卡及个人信用贷款纠纷案件增长较快

成为执行收案的主要类型之一


近年来,上海法院执行收案数持续高位运行,其中信用卡及个人信用贷款纠纷案件增长较快。仅2021年-2023年上半年,上海法院共办理首次执行信用卡纠纷案件89769件;个人信用贷款纠纷案件37614件,两类案件占到同期全部首次执行案件的27.46%,已成为上海法院执行收案的主要类型之一。


白皮书显示,这两类案件首次执行和恢复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近三年全市法院首次执行的信用卡案件,申请执行标的总额达到80.69亿元,执行到位金额6.53亿元,执行到位率仅8.09%,执行完毕率为4.82%。在首次执行未能执行到位后,因后续发现被执行人财产而恢复执行的案件,仅有7944件,恢复执行率为9.30%。


信用卡及个人信用贷款执行案件快速增长,症结何在?如何执源治理?

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全市法院信用卡纠纷案件结案情况


全市法院首次执行个人信用贷款纠纷案件,申请执行标的总额为63.21亿元,执行到位金额7.92亿,执行到位率12.52%,执行完毕率仅为4.64%;仅有1819件恢复执行,恢复执行率5.07%。


信用卡及个人信用贷款执行案件快速增长,症结何在?如何执源治理?

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个人信用贷款纠纷案件结案情况


白皮书分析,这与该类案件存在被执行人常驻本市的较少、“一人多卡”“一人多贷”形成的“一人多案”现象较多、申请执行主体较为集中、执行案件受理法院相对集中等特点有关。


结合商业银行信用卡及信贷行业生态、司法解决信用卡等纠纷的优势与局限,白皮书就“执源治理”提出四方面优化建议:


一是在银行业务端加强授信审核及客户信息维护优化,从源头上减少客户失联、失信风险。


二是在银行催收端引导各方力量健全规范催收机制,防止出现暴力催收和恶意反催收行为,共同打击整治黑灰产业的发展。


三是在金融核销端优化不良债核销机制,拓宽不良债核销方式,允许银行机构将符合规定的不良债进行自主核销。


四是在司法应对端加强执源治理,探索执前财产情况筛查机制,完善送达机制和联动执行机制,以提升纠纷化解实效。


党委领导,多方联动

推动形成执行综合治理格局


执行难成因复杂,治理执行难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布会介绍,近年来,上海法院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系统施策,加强执行宣传,锻造执行铁军,努力形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格局,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


以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为例,近年此类案件集中爆发,因被害人数众多、需追缴金额巨大、财产情况复杂、权属异议频发,给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上海法院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协调,构建涉案财产、被告人员、受害人员信息等“三张清单”移送机制,从前端加强案件关键信息整理搜集。强化责任落实,构建例会机制,明确院领导牵头,有力有序推进案件办理。针对有争议的财产,创新“听证+复议”双重保护机制,保障各方当事人权利救济。深化数字赋能,开发上线“刑事案款核发平台”应用,借力信息技术破解人员核对、案款发放等难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利用“刑事案款核发平台”上线执行案件137件,确认600947名受害人信息,完成发放案款90亿元,共计363159名受损群众得到受偿,有力维护广大受损群众权益和社会经济大局稳定。


此外,执行联动机制也取得新进展。目前,上海法院已先后上线车辆协助查控、外卖平台信息查询、公积金查控、社保查询、沪市股票在线冻结等“点对点”执行系统,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


同时,与市公安局建立人员、车辆、限制出境、现场处置等方面的协作执行纪要;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限制随意变更法定代表人等机制;与48家单位开展失信联合惩戒,重点打击违反限高令乘机行为及背后的票务“黄牛”,失信成本不断提高。


落实能动执行关键在人

明确三方面优化路径


上海法院坚持能动执行、善意文明执行,不断提升执行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法院共执结226917件执行案件,同比上升41.33%;实际执行到位金额达1385.15亿余元


为更好地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传播“能动执行”的理念,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2022-2023年度“能动执行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综合考量案件类型、执行效果、典型意义等因素,选出十个典型案例,体现了人民法院精准把握“快”与“慢”的辩证关系,促进案结事了;坚持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同向而行,最大限度降低对暂时陷入困境被执行人的影响等特点。


信用卡及个人信用贷款执行案件快速增长,症结何在?如何执源治理?


如,在一起“创某某”涉众型刑事财产执行案件中,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刑事执行团队采取分类单件(单套)拍卖提高拍卖成交率、溢价率,特殊动产逐一鉴定真伪实现真实价值等方式,在兼顾财产处置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财产变现价值最大化,有力维护了受损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一起某融资租赁公司与某光伏电力公司等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执行案中,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通过引入第三方托管经营被执行人名下光伏设备,既成功兑现胜诉权益,又让绿色能源企业“绝处逢生”,同时创造出环境效益,为光伏电站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


能动执行的有效落实关键在人。据介绍,下一步,上海法院将从推动理念转变、加强执行管理和规范化建设、加快人员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出发,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专项行动,不断完善执行考核指标,大力推进规范透明执行办案系统和执行大数据监管应用场景建设,持续优化各级法院执行队伍年龄、学历、能力结构,确保能动执行理念在执行一线得到贯彻落实。


来源|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文字:郭燕、吴梦瑶

​责任编辑:张巧雨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以上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本文链接:https://dk.yizhandaikuan.com/post/4235.html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