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家职能部门轮番解读,民营经济“罗湖13条”有这3大亮点

近日,罗湖区发布《罗湖区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对备受民营企业关注的优化政企沟通平台、惠企政策、企业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13条精准...

近日,罗湖区发布《罗湖区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对备受民营企业关注的优化政企沟通平台、惠企政策、企业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13条精准有力举措。

为了帮助企业家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内容和内涵,9月19日,罗湖区工商联会同区企业服务中心、区发展改革局等八家职能部门,举办《若干措施》政策解读会,会议由罗湖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薛江主持,近70名企业家代表参加。

8家职能部门轮番解读,民营经济“罗湖13条”有这3大亮点

薛江表示,罗湖积极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本次《若干措施》服务民营企业的措施更加丰富,法律保障方面更加具体,责任单位覆盖全区各部门和各街道,将共同为推动民营经济的稳定恢复、回升向好发挥重要作用。

服务企业的措施更丰富

《若干措施》从政企沟通、政府项目、融资产品、空间成本等多方面主动谋划,积极落实上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

“优化政企沟通平台,建立民营企业家意见直通车制度”这条举措令深圳市太网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贤华印象深刻。他表示,企业反馈问题的渠道越来越多,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职能部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会主动服务、主动作为,将服务送上门,企业倍感暖心。

8家职能部门轮番解读,民营经济“罗湖13条”有这3大亮点

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3个工作日内,即可取得项目开工前所需批复文件。罗湖区发展改革局投资项目统筹科科长向延见介绍了产业项目“开工零等待”实施办法。“探索‘开工零等待’不仅是罗湖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具体举措,也将成为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新样本。”

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面向罗湖的定制化、创新性金融产品;通过政策扶持来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通过担保、保险等不同举措为企业拓宽融资增信……

罗湖区金融服务署金融招商部副部长侯泽琳表示,金融服务署从加大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多措并举拓宽企业融资增信、优化完善企业融资对接机制等四方面,分级分类对民营经济主体提供精准金融服务,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黄金珠宝产业、商贸业、商务服务业是罗湖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围绕这三个领域,罗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出台了4项专项政策,真金白银扶持行业内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罗湖区工信局二级调研员赵劲松介绍,工信局还以五大特色商业街区为抓手,积极推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定期开展丰富多彩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和购物补贴等,拉动消费、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商贸业企业全面发展。

罗湖涌现和集聚了众多建筑业头部知名企业,全市建筑业产值前百强中,罗湖区占13位,约占全市的1/7。罗湖区审计局副局长、笋岗总部产业空间招商先锋队队长郭叶琳介绍,为了鼓励建筑类企业落户,罗湖设置了落户奖,最高可达1亿元。为了减轻企业办公空间压力,罗湖提供最高可以达到1亿元的购房扶持。此外,政策还从企业经营、企业人才等方面支持建筑施工、工程技术服务、工程领域高科技、建筑新材料、物业服务等企业在罗湖扎根成长,发展壮大。

荣昱新材(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迪最关注“助力民营企业留才用才”这一条,“公司是国家‘小巨人’,聚集了很多外地的高精尖人才,我们要想办法留住他们,罗湖在人才保障方面有完善的服务机制。”

作为建筑企业,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向阳关注到,罗湖13条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建设,原则上民营企业入围数量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这给民营企业更多参与辖区建设的机会,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希望。”

法律保障更加具体

打造“厅网线巡”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深圳市罗湖区劳动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的作用,加强劳动人事争议立案前调解工作;出台小额贷款、黄金珠宝行业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合规建设指引……

一项项更加具体的法律保障,为罗湖改善法治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坚实牢固的防线。

罗湖区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舒海燕介绍,针对黄金珠宝、共享汽车、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领域存在的问题,罗湖区人民法院近三年来发出司法建议29份,助力企业、行业健康发展。

例如,今年系统分析涉及侵犯黄金珠宝企业财产权益相关案件特点,向有关部门、协会发送司法建议,提出从加强经营风险提示、强化教育宣传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机制等助力企业提升治理水平方面的意见建议,得到积极反馈。该司法建议也获评深圳法院十大优秀司法建议。

为推动企业合规有序发展,罗湖法院持续加强与检察机关的沟通协作,将企业合规相关内容嵌入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现法检两家“合规互认”,推动企业依法守规经营,助力打造企业合规示范区。

8家职能部门轮番解读,民营经济“罗湖13条”有这3大亮点

“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是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有力推动企业依法守规经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罗湖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林松崧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

简单来讲,就是检察机关对民营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通过督促企业合规整改,帮助它彻底消除犯罪原因,视整改结果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促进“严管”制度化,不让“厚爱”被滥用。

责任单位覆盖全区各部门和各街道

解读会上8家职能部门轮番上阵,依次为企业做详细的政策解读,基本涵盖政策涉及到的责任单位,覆盖了全区各部门和各街道,包括各行政执法单位,体现全区上下共同参与,共同为推动民营经济的稳定恢复、回升向好发挥重要作用。

罗湖区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统筹部部长颜新华介绍,为形成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合力,罗湖成立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专职推进民营企业发展工作。

在协同发力的大联动服务体系下,罗湖目前有174个专项服务小组,安排497位处科级干部挂点服务企业,实现3000多家“四上”企业服务全覆盖、问题全协调。

如何全面细致服务好辖区近19万商事主体?罗湖按照点面结合、全面覆盖的原则,推出分级分类服务。

比如,上市公司、总部企业和行业重点企业,由区领导挂点服务;规上企业由各产业部门、各街道明确一位服务专员,负责推进联动服务;小微企业全部纳入企业服务平台,享受普惠性服务,实现服务更全面、责任更清晰。

8家职能部门轮番解读,民营经济“罗湖13条”有这3大亮点

为了提升政策的直达性,罗湖创造性推进“反向办”“政策计算器”等高效能、主动化服务企业享受政策的工作。

罗湖区政数局政务服务科四级主任科员董翘楚介绍,“反向办”线上依托大数据、AI等技术,让惠民惠企服务主动找到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线下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和“两新”党组织力量,精准把服务送到有需要的企业和群众手中,实现“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据统计,截至目前,11114名创业者获得“创业大礼包”办理指引,9869家商事主体获得援企运营扶持、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等政策办理提醒。

【撰文】祁觊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以上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本文链接:https://dk.yizhandaikuan.com/post/2764.html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