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常住人口有1800万左右,近七成都是外来人口,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这样的大城市打拼,站稳脚跟并能购置房产并不容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目标。一起来看二十大前瞻系列报道“我们的美好生活”。
丛海龙:
我来深圳差不多十二、三年了,来深圳比较简单,就是两个字“搞钱”。刚来的时候整体印象深圳是比较公平的城市,到处都是机会,只要靠自己的拼搏努力,我觉得能实现我的梦想。但想要在这个年轻人多、竞争残酷的城市留下来安家,买房只是第一步。
丛海龙是黑龙江人,2009年海南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打工,为了节省开支,他一开始在深圳罗湖区蔡屋围的城中村租房。
丛海龙:
来深圳打工的这些人没有什么背景,家里也不会给太多的钱,城中村对于我们刚来深圳的人来讲,确实是一个栖身之地。深圳这个城市本身包容性比较强,像海绵一样,来包容我们外来打工的人。
十年前深圳城中村遍布,是很多外来人员的第一站。走在一些还未重建的城中村,丛海龙回忆起之前的辗转生活。
丛海龙:
我印象中是搬了七八次家,平均不到两年搬一次家,还算比较频繁。有时候是涨房租的原因,因为我们总想节约更多的成本,搬家的时候你也知道大包小包的行李,就感觉被人赶走了一样,那种感觉很心酸,这里不属于你,甚至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要不然就离开深圳,回到老家去,回到老家躺平。但是后来想一想,当时选择深圳就是想要在这个城市赚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也做过梦,做梦想买一个自己的房子,因为毕竟想留在这个城市,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丛海龙2014年跟上深圳的互联网大潮,在南山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到35岁的时候年薪已经超过30万,2021年,他投身新零售行业,在坪山创业产业园开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自己做老板。
他主要帮助超市、商店等做线上的小程序,让它们在后疫情时代,除了能在线下经营,也可以转为线上。创业初期,丛海龙亲自扫街找客户。
丛海龙:
一天要跑好多客户,包括要走访各个街道,去百货里面直接和老板谈,真的是一家家敲门。一天下来,25家可能只有一两家对我们感兴趣,一天微信步数都要走3万步,但是我觉得既然我选择了这条路,肯定要坚定地走下去。
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年底,他存了80万首付,又找亲朋好友借了30万,贷款在深圳坪山买了第一套房子。
这个房子当时花费220万元人民币,虽然只有六十多平方米,但他花了3个月用心装修。
丛海龙:
其实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家,意义很重大,心里的石头也落下来了,终于在深圳有一个家了。
丛海龙妻子:
如果我们将来想要更好的生活,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家,这样每天累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温暖。
丛海龙:
住在城中村的时候我还想过,奋斗不好我可以回老家,现在其实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家,为什么要回老家,买完房子就是这个心态,中国人的心态就是房子在哪,家就在哪。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在深圳过上我认为安定的生活,也是一种很好的肯定。虽然有了房贷,有了压力,但更有了前进的动力,还要继续奋斗,因为我们要让这个家更美好,实现更多的梦想。
深圳房价冠绝全国,有144万人拥有1套住宅,15万人拥有2套房子,5万人拥有3套及以上房产,为了控制房价健康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丛海龙2021年购入第二套房子,同样在坪山,他未来想把家乡的父母接过来深圳,陪伴他们安享晚年。
来源:凤凰卫视张萧、童虎、李庭深 深圳报道
编辑:木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以上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